
老唐全家和周维忠在新居聊天。史盼盼 摄
“要不是有维忠,还有政府的好政策,我们一家三口哪里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前日,带着老伴和儿子住进新家的老人唐永富在乔迁新居的酒席上,拉着周维忠一个劲儿道谢。
周维忠,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党的二十大代表、仪征市沿江村第一书记、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仪征市供电分公司滨江业务所运维采集班副班长。唐永富,仪征市新城镇沿江村村民,79岁,右眼患有眼疾,几乎看不见东西。老唐69岁的老伴和38岁的儿子久亮都患有智力障碍,母子俩无劳动能力,一家三口就靠老唐打零工和“低保”生活。
周维忠和老唐家的缘分要从1998年说起。那一年的夏天,老唐家连续几个月未交电费,作为农电工的周维忠便按规定到唐家催费。一进门,周维忠“傻了眼”:房子破破的,门窗都坏了,除了一条像样的板凳,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角落里,还有一个男孩在哆嗦。动了恻隐之心的周维忠做了个决定:用国家有“政策减免”的善意谎言,自掏腰包帮助唐永富家交电费。这一帮,便一直延续到现在。26年里,周维忠为老唐家缴纳的电费累计超万元。
除了帮助垫付电费,周维忠还尽自己所能关心老唐一家,为他们送去米面粮油和肉菜,从家中不多的积蓄里拿出8000多元为老唐家修房子,给久亮洗头、买衣服鞋子、带他回家改善伙食……久亮的母亲甚至养成了每天早上到周维忠家待上一会儿的习惯。
一年又一年过去,看老唐年岁渐高,特殊的一家三口如何实现“居有所安、老有所依”成为压在周维忠心底的一块大石头。2021年,在周维忠的努力争取下和村镇政府的关照帮助下,老唐一家在安置小区有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今年国庆假期,一家三口正式入住宽敞明亮的新家。为了庆祝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老唐高兴地摆了桌乔迁酒席,特意把周维忠请来做客。
“这么多年,他一直尽心尽力帮着我们家,让我们享受政府的各种帮扶。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家现在的生活。”唐永富说,从儿时的茅草房到后来的土坯房、砖头房再到如今住进小区房,多亏了遇上好人周维忠和国家的好政策。(扬州日报 记者 史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