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44周年,3月12日是第47个植树节。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植树活动,特别是一些“新玩法”引发媒体关注报道,让人耳目一新。
“指尖护绿”成为常态。登录上海绿化认建认养平台,市民就可以认领多个公园品种繁多的树木,近期许多公园绿地还出现了“一树难求”的热闹景象,特别是一些广受欢迎的树种常常被“秒杀”。据悉,全市共计2万余棵树木供认养,广大市民积极争当“绿色合伙人”;青岛市建成全省首个“义务植树网络平台”,开展“云植树节”,建立市级“互联网 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0处、“绿色驿站”13处,筹集公益捐款捐物千余万元……动动手指,即可认领树木、捐资护绿,不失为一种社会新时尚。
植树方式花样翻新。今年植树节南京设置了“青少年健康成长主题林”,从“宝宝成长林”“白衣天使林”,到“初心林”“江豚保护主题林”,再到“爱心主题林”“国防主题林”……南京把主题活动融入植绿护绿。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介绍,市民履行植树义务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和其他方式等8种。植树节不断打开新方式,让市民参与植绿护绿有了更多选择。
绿色种子广撒人间。上海城市森林生态国家站科普基地于3月1日起对外开放,让市民与科技工作者面对面,解开森林在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森林游憩、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等方面的秘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在植树节当天推出“全民植树节,种植新希望”主题的互动消消乐小游戏,网友们相约线上植树节,在游戏互动中度过欢乐时光,种植春日新希望;贵阳地铁换乘通道内,路过的行人只要抽取墙上的签文卡片即可获得一份种子包,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和讨论。植树节参与植树活动固然重要,但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同样可以把绿色种子播撒在人们心中。
亲绿赏绿成为潮流。植树节正值春暖花开的好季节,约上三五好友走进大自然,植树手作、采摘露营、徒步踏青,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生活;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特征制作科普卡片,悬挂于校园植物上,结合“认识十种校园植物”挑战赛,以测量、绘画等方式记录观察成果,增强互动科普性……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实践证明,植树护绿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创新创意,就有无限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要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家底”。眼下,神州大地处处生机盎然,正是植树的好时节。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传承好做法,解锁“新玩法”,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李想/)